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在土路上拉得很长,四周是渐渐沉寂下来的田野,远处村落升起缕缕炊烟。许木和赵虎并肩而行,一时间都沉默着,只有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归巢鸟鸣打破寂静。
许木的警惕并未因答应同行而放松,他刻意落后赵虎半个身位,既能观察对方,也方便应对突发状况。赵虎似乎浑不在意,只是默默走着,那柄用灰布包裹的长刀随意地扛在肩上,步伐沉稳。
“许木兄弟,”最终还是赵虎先开了口,声音带着些沙哑,打破了沉默,“看你的样子,不像是常走江湖的,倒像是……从山里出来的?”
许木心中微凛,点了点头,含糊道:“嗯,家住山里,第一次出来。”
赵虎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难怪。你这眼神,有股子山里的清亮劲儿,还没被这江湖的浑水给染浊了。”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些自嘲,“不过,这浊水啊,蹚着蹚着,也就习惯了。”
许木没有接话,他对“江湖”的了解,仅限于爷爷讲述的故事和今日的初见。
赵虎也不在意,自顾自地说道:“刚才茶棚那姓李的,是洛河城李家的小儿子,仗着家里有几个臭钱,养了一帮打手,横行乡里。我以前在威远镖局时,跟他家打过几次交道,有些龃龉。如今我落了难,他便想来落井下石,踩上几脚。”他的语气平淡,像是在说别人的事,但许木还是能听出那平淡下隐藏的愤懑与无奈。
“威远镖局……”许木重复了一句。
“是啊,威远镖局。”赵虎叹了口气,眼神有些悠远,“干了十几年,从趟子手做到副总镖头,本以为能一直干下去,没想到……嘿!”他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显然那次的变故对他打击极大。
许木不是喜欢探听别人**的人,见他不想多说,便也沉默下来。
天色迅速暗了下来,暮霭四合,前方的道路开始变得模糊。
“许兄弟,看来今晚咱们得找个地方露宿了。”赵虎看了看天色说道,“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再往前走,恐怕也找不到宿头。”
许木对此并无意见,他常年进山采药,风餐露宿是常事。“好,找个背风的地方就行。”
两人离开大路,在附近寻了一处小土坡背面,这里相对干燥,又能避开大路上的视线。赵虎显然是老江湖,熟练地清理出一片空地,又捡来一些干燥的树枝。
“我去看看能不能弄点吃的。”许木说道。他之前在路上就留意到附近有片林子,里面有些野果和可食用的菌类。
赵虎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小心些,别走太远。”
许木应了一声,身影很快没入昏暗的林中。凭借《百草鉴》的知识和采药人的经验,他很快就找到了几株挂满野果的灌木,又在一片腐木下发现了几丛肥嫩的灰蘑。他仔细辨认无误后,用衣襟兜着,迅速返回了宿营地。
当他回来时,赵虎已经生起了一小堆篝火,跳跃的火光驱散了周围的黑暗,也带来了一丝暖意。看到许木带回来的野果和蘑菇,赵虎眼中再次闪过一丝讶异。
“行啊,许兄弟!手脚够利索,眼光也毒辣!这灰蘑可是好东西,味道鲜得很!”他笑着接过,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铁锅,又从自己的包袱里取出一个小布袋,里面居然装着少许米和盐。
“出门在外,总得备着点。”赵虎一边熟练地将米和蘑菇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着,一边解释道。
许木看着他那套齐全的家伙事,心中暗道,这确实是老江湖的做派。
很快,一锅热气腾腾的蘑菇野菜粥就煮好了,虽然简陋,但在野外已是难得的美味。两人就着野果,分食了热粥,身体都暖和了不少。
围着篝火,夜风吹得火焰摇曳不定。赵虎用一根树枝拨弄着火堆,忽然问道:“许兄弟,你年纪轻轻,为何独自一人出门?可是投亲,还是……有什么事?”
许木沉默了一下,火光映照着他年轻却沉静的脸庞。他自然不会说出修真者和王师兄的事情,只是低声道:“家里遭了变故,出来寻条活路。”
赵虎看了他一眼,没有追问。江湖人,谁还没点不愿提及的往事?他拍了拍许木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这世道,活着不易。既然碰上了,便是缘分。我赵虎虽落魄,但只要有一口吃的,绝不会亏了兄弟。”
这话说得朴实,却带着一股江湖人的义气。许木心中微暖,点了点头:“多谢赵大哥。”
“客气啥!”赵虎摆摆手,随即正色道,“不过许兄弟,你既是初入江湖,有几句闲话,我这当大哥的得提醒你几句,也算是我这落魄人,能给你的‘江湖第一课’吧。”
许木坐直了身体,认真道:“赵大哥请讲。”
“这第一,”赵虎伸出一根手指,“便是‘财不露白’。无论你身上有多少盘缠,有多值钱的东西,千万别让人看出来。刚才茶棚里,你付茶钱时,我瞥见你钱袋虽瘪,但掏钱时动作干脆,眼神不飘,这说明你身上定然还有备用的,或者有其他底气。这种细节,落在有心人眼里,便是破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