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犹豫一瞬,贾家山就在龙兴山侧后,山势陡峭,林深苔滑,确是易守难攻之地。但若被围困山上,无异于自绝退路。
“前隋败军曾困守贾家山,结果...”长孙无忌欲言又止。
“结果全军覆没。”李世民接完他的话,目光却愈发坚定,“但朕不是杨广,唐军也不是隋军!传令:交替掩护,退守贾家山!”
命令下达,唐军且战且退。诡异的是,高丽军并未全力追击,反而在贾家山脚下停下脚步,仿佛有所顾忌。
“他们在怕什么?”登上贾家山后,程咬金疑惑地望着山下的敌军。
张鲁面色凝重:“此地...有些不好的传说。老辈人说,贾家山是受诅咒之地,隋军阴魂不散。”
话音未落,山林间忽然起雾了。这雾来得蹊跷,分明是正午时分,却从四面八方涌来灰白色的雾气,很快将整座山笼罩得伸手不见五指。
“稳住阵脚!各营以烟火为号,保持联络!”李世民的声音在雾中传来,却仿佛被什么吞噬了一般,变得微弱而遥远。
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雾气中隐约传来厮杀声、号角声,甚至还有隋军特有的战歌!不少唐军士卒吓得面色惨白,以为真的撞见了鬼魂。
“不是鬼魂。”李世民凝神细听,“声音来自东南方向,是回声!”
他命人朝那个方向射出一支响箭,果然很快传来类似的回声,还夹杂着金属碰撞声。
“是地下空腔!”张鲁恍然大悟,“贾家山多矿洞,有些深不见底,能传声数十里!”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几个在前探路的士兵突然惊呼:“陛下!这里有个大地洞!”
众人循声而去,但见一处被藤蔓掩盖的洞口,幽深不知几许。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洞中隐约传来人语声。
尉迟敬德自告奋勇率一队精兵下洞探查。约莫半个时辰后,他们带回几个衣衫褴褛却手持精良隋弩的人。
“陛下,洞中别有洞天!”尉迟敬德难掩激动,“这些是...隋军遗族!”
原来大业八年,一支隋军残部被围贾家山,不愿投降,遂潜入山中矿洞。谁知这一躲就是三十余年,他们在洞中繁衍生息,竟形成一个小型部落,至今还保持着隋朝建制!
为首的老者见到李世民,颤巍巍行隋军礼:“大业八年骁果军校尉贾顺,参见...参见大唐皇帝陛下。”他显然还不习惯称呼唐朝皇帝。
李世民忙扶起老者:“贾校尉请起。诸位忍辱负重三十载,忠义可昭日月!”
贾顺老泪纵横:“臣等日夜盼望王师北上,重振华夏雄风。今日得见陛下,死而无憾矣!”他忽然想起什么,“陛下快随我来,洞中有退敌之策!”
在贾顺引领下,唐军高层进入地下世界。谁都没想到,贾家山地下早已被挖成一座巨大的迷宫,其中仓库、兵坊、粮窖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引地下河建成的水源系统。
最让人震惊的是,洞中竟然保存着大量隋军制式装备,虽然老旧,却保养得宜。
“这些都是大业年间打造的。”贾顺抚着一架床弩,如抚爱子,“我们日日打磨,就盼有朝一日能重见天日,雪耻报国。”
李世民忽然问:“方才洞外传来的隋军战歌...”
贾顺微笑:“是孩子们在操练。洞中日子枯燥,我们就教他们唱军歌、习战阵,免得忘了根本。”
洞中确实有不少年轻人,虽然面黄肌瘦,眼神却锐利如鹰。他们好奇地打量着唐军装备,对比着自己的隋式衣甲。
当夜,李世民与贾顺长谈。原来贾家山地下不止这一处洞穴,而是四通八达的网络,有些通道甚至能直通山外!
“泉盖苏文不敢强攻,就是怕这些暗道。”贾顺道,“当年高丽军围困我们,吃过不少暗亏。”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李世民心中形成。他立即召集众将,指着贾顺提供的地下地图:“朕要亲率一支部队,从暗道绕到敌后,奇袭高丽大营!”
众将大惊,纷纷劝阻。皇帝亲自冒险深入敌后,万一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正因为朕亲去,才能最大程度调动敌军。”李世民目光灼灼,“敬德、咬金随朕同去。无忌、李绩留守,与贾校尉配合,听到信号就从正面佯攻。”
子时正,三百精兵跟随李世民潜入地下。暗道幽深曲折,有些地段仅容一人匍匐通过。隋军遗族作为向导,熟练地在迷宫般的通道中穿行。
约莫两个时辰后,前方传来微弱的光亮——出口到了!
李世民悄悄拨开洞口的藤蔓,但见月光下,高丽大营就在眼前不过里许。营中灯火稀疏,显然没想到唐军会从地底钻出。
“发信号!”李世民低声道。
三支响箭冲天而起,在夜空中炸开红色光焰。顿时,贾家山方向杀声震天,留守唐军从正面发起猛攻。
高丽军注意力被吸引过去时,李世民率奇兵如猛虎出柙,直扑中军大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