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正式拉开帷幕。
每个学生都带着杨明宇布置的那份特殊的“人生规划问卷”散入万家灯火之中,开始了他们对自我和未来的第一次探索。就像王昊则是在一番心理斗争后,踏上了前往自家工地的公交车,开启了他的“变形记”。
林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与代码和二进制为伴;赵敏在父亲的鼓励下,真的去市医院申请了志愿者;整个14班仿佛一部精密的机器,在短暂的休整期进入自我认知升级的模式。
而这部机器的总设计师杨明宇也终于从长达半年几乎没有喘息机会的高强度教学工作中获得了一丝宝贵的空闲。
他没有选择休息,更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利用假期走亲访友。对他而言,这段时间是为未来更宏大的教育蓝图储备“弹药”的黄金窗口。
这个“弹药”就是金钱。
作为一个重生者,杨明宇深知在未来几十年里教育将变得越来越昂贵。优质的资源、先进的设备、顶尖的师资,甚至是为贫困学生兜底的善意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他不想自己伟大的教育理想最终因为“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而寸步难行。上个学期他为14班设立的班级基金,仅仅依靠学校那点可怜的奖金早已捉襟见肘。他想为赵敏这样的学生提供更稳定的资助,想为林天购置更专业的设备,想为整个班级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钱,是绕不过去的坎。
他坐在自己那间略显陈旧的教职工宿舍里,窗外是冬日里萧瑟的街道,偶尔传来几声零星的鞭炮声,提醒着人们春节的临近。空气中飘散着若有若无的硫磺味和家家户户飘出的饭菜香。
但杨明宇的心思却早已飞跃了时空,来到了那个风起云涌遍地黄金的21世纪初的中国资本市场。
他的大脑就是一台存储着未来二十年经济风云的超级计算机。他清楚地记得在2003年初,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年份正潜藏着几个即将引爆整个时代的巨大风口。
第一个是房地产。随着国家政策的松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轮波澜壮阔的房地产牛市即将在未来几年席卷全国。但他很快就否定了这个选项。房地产需要巨大的启动资金和复杂的人脉关系,以他目前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份和微薄的积蓄,根本无法入局。
第二个是互联网。此刻的中国互联网,正经历着第一次泡沫破裂后的寒冬,无数公司倒闭哀鸿遍野。但在杨明宇眼中,这片废墟之下正孕育着最顽强的生机。他记得就在这个冬天,一家名为“企鹅”的南方公司正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四处寻求投资,其创始人甚至一度想以几十万的价格卖掉他们赖以生存的即时通讯软件。
这个念头让杨明宇的心脏猛地一跳。他甚至能清晰地嗅到那来自后世价值万亿的财富气息。
但他再次冷静地分析后还是放弃了。接触到“企鹅”这个级别的公司,需要极高的门槛和信息渠道,他一个身处内陆城市的普通人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更何况,他需要的是在短期内就能见效,为他提供第一笔启动资金的“快钱”。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叩、叩、叩”的声响,像是在检索着庞大的数据库。终于,一个在他前世记忆中留下过深刻印记的名字,从无数信息流中清晰地浮现了出来。
——“盛景科技”。
这是一家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科技公司,主营业务是企业级的网络安全服务,在业内小有名气,但对公众来说几乎无人知晓。
但杨明宇记得就在2003年上半年这家公司将会在美国纳斯达克,以“中国网络安全第一股”的概念悄然上市。更重要的是,它在上市前,为了筹集最后一笔路演和审计费用,进行过一次规模极小、极其隐秘的内部员工及亲友原始股认购。
这次认购价格低到令人发指。而后,“盛景科技”上市当天,股价便一飞冲天,翻了十几倍。在未来几年,随着中国互联网安全需求的爆发,它的股价更是如同坐上了火箭成为了纳斯达克的一支传奇妖股。
在前世,杨明宇的一个大学同学恰好就在这家公司工作。同学聚会时,那位同学曾不止一次地带着几分炫耀又带着几分惋惜地提起过这件事。说当时公司内部认购,很多人都不看好觉得是画大饼所以放弃了。只有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砸锅卖铁凑了五万块钱买了原始股。结果,几年后这五万块变成了一套一线城市的豪宅和一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
这个故事,在当时只是被杨明宇当成一个酒桌上的谈资听过便忘了。但此刻,在重生后的大脑里,每一个细节——公司名字、上市时间、认购事件——都变得无比清晰,仿佛被高亮标注了一般。
就是它了!
杨明宇的眼中迸发出狼捕食猎物般的精光,这几乎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机会!门槛低、周期短、回报率惊人,而且最关键的是他有“内部渠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