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着分班顺顺利利,其实这中间还有一些插曲。在《关于高一年级文理分科工作的正式通知》还没贴上公告栏之前,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已经在校长周振邦的办公室里悄然打响。
这天下午,杨明宇被校长秘书一个电话叫到了办公室。
校长周振邦正戴着眼镜,慢条斯理地品着一杯刚泡好的龙井。办公室里除了他,还坐着另一个人——教导主任王海德。
王海德一改往日那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亲自给刚进门的杨明宇搬了张椅子,热情得让杨明宇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小杨老师,快坐,快坐!”王海德殷勤地招呼着,“校长今天可是特意泡了他珍藏的明前龙井,就等着你来呢。”
杨明宇心里跟明镜似的。这阵仗,叫鸿门宴可能有点夸张,但先礼后兵那是妥妥的。
他不动声色地坐下开口:“校长,王主任,不知道找我来有什么事?”
周振邦放下茶杯,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着反问:“明宇啊,来一中多久了?”
“算上这个学期,刚好一年。”杨明宇答道。
“一年……”周振邦感慨地叹了口气,语气里充满了赞许,“一年的时间,你把一个全校公认的‘烂泥潭’变成了一块人人称羡的‘金字招牌’。说实话,这已经超出了我们当初对你的所有预期。你是我们江城一中最大的惊喜,也是我这个做校长的去年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这顶高帽子戴下来分量十足。王海德也在一旁拼命点头附和:“是啊是啊,杨老师现在可是我们学校的一张名片,市里开教育会议,领导们都点名要听我们14班的案例。”
杨明宇知道正戏要来了。捧得越高,后面要谈的事就越大。
他只是谦虚地笑了笑:“校长过奖了,这都是孩子们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周振邦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谦虚。他终于抛出了今天的主题。
“明宇,你也知道,马上就要文理分科了。这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一次重新洗牌。学校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对高二年级的师资力量进行一次战略性调整。”
他顿了顿说道:“我们决定,将全年级理科成绩最顶尖的学生全部集中起来组建一个新的‘理科超级重点班’。这个班将代表我们江城一中未来的最高水平,是我们要用来冲击清北、冲击全省状元的王牌之师。”
王海德在一旁适时地补充道:“这个班的资源将会是全校倾斜的!最好的多媒体教室,最优先的实验器材使用权,甚至还会配备专门的竞赛辅导团队!”
话说到这个份上意图已经昭然若揭。
杨明宇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周振邦看着他说道:“而这个王牌之师的掌舵人,学校研究决定由你来担任!”
这个任命对于任何一个有事业心的年轻教师来说都是一步登天的巨大诱惑。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将拥有全校最优秀的生源,最顶级的资源,最光明的前途。你不再需要费尽心力去转化差生,你只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轻轻一推,就能创造出耀眼的成绩。你的履历上将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甚至校级领导的位子都在向你招手。
这几乎是一个无法拒绝的“阳谋”。
王海德满脸堆笑地看着杨明宇,在他想来,这个年轻人没有任何理由会拒绝这份天大的馅饼。他甚至已经想好了,等杨明宇点头答应后,自己该如何“勉为其难”地安排人去接手“4班。
然而,杨明宇的反应却让办公室里的两个人大跌眼镜。
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喜或激动,甚至连一丝犹豫都没有。他只是平静地听完,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校长,那我们原来14班剩下的那些孩子呢?他们怎么办?”
周振邦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他会先问这个。他沉吟片刻回答道:“他们当然也会被妥善安排。成绩好的会跟着你进入新的重点班。剩下的,会和全年级其他学生一起,根据成绩平均分配到各个普通班里去。”
“平均分配?”杨明宇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
王海德赶紧解释道:“小杨老师你放心,这也是为了教育公平嘛。而且,你已经把他们的基础打得很好了,相信他们在任何一个班级都会有不错的发展。”
杨明宇笑了。
“校长,王主任。”他站起身对着两位领导微微鞠了一躬,然后坚定的说道:“非常感谢学校对我的信任和器重。但是,这个‘理科超级重点班’的班主任,我不能当。”
周振邦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王海德更是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
“为……为什么?”王海德结结巴巴地问,他完全无法理解眼前的状况,“小杨老师,你是不是没听清?这可是全校最好的班!”
“我听得很清楚。”杨明宇的目光直视着周振邦,“但在我看来,最好的班不是学生成绩最好的那个班。而是最有凝聚力,最有生命力的那个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