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77乱星区,名副其实。
狂暴的电磁风暴如同永恒的雷暴,在虚空中撕扯出绚烂而致命的极光带;无数破碎的小行星和冰屑在混乱的引力场中相互撞击,形成一片高速旋转的死亡漩涡;空间本身也极不稳定,时而收缩时而膨胀,产生着足以撕裂常规舰船的空间湍流。
这里,是绝大多数星际航行者的噩梦,此刻却成了启明号临时的避风港。
舰桥内,灯光被调至最低,只有控制台和悬浮光屏散发着幽微的光芒,映照着三人凝重的面孔。启明号如同蛰伏的巨兽,依靠着自身强大的护盾和精准的操控,在风暴的边缘艰难地维持着平衡,利用这极端的环境掩盖着自身的一切能量信号。
“环境干扰强度达到预期,有效遮蔽了我们的灵波和能量特征。”赵生源的声音在寂静的舰桥中响起,打破了令人压抑的沉默。他星渊般的眼眸中,数据流缓缓平复,初步的环境评估已经完成。
苏晚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但眉宇间的忧虑并未散去:“我们暂时安全了?那个……‘编织者’,它会被这里的混乱环境阻挡吗?”
星萤的银光依旧有些黯淡,它传递过来的意念带着心有余悸的后怕:【不知道……它太奇怪了,根本看不见,也摸不着,却能直接改变空间……我感觉它不像是在‘飞’,更像是在……‘游’?在空间本身里面游动!】
赵生源没有立刻回答苏晚的问题,而是将主要意识沉入方舟数据库,开始全力解析刚才交锋中捕获的那一丝“编织者”的意念残留,并结合星语者传承中关于这种存在的零星记载。
时间在风暴的喧嚣与舰桥的寂静中缓缓流逝。苏晚和星萤都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一个默默运转力量平复心境,一个则持续监控着外界环境,确保这临时避难所的安全。
不知过了多久,赵生源缓缓抬起头,星渊眼眸中闪过一丝极其凝重的光芒。
“分析结果不容乐观。”他的声音比平时更加低沉,“根据捕获的意念碎片及星语者数据交叉验证,基本可以确认:‘虚空编织者’并非常规意义上的生命体或能量聚合体。”
他调出一幅复杂的概念图投射在光幕上。那并非实体图像,而是由无数交织的线条和闪烁的符文构成的抽象模型。
“它们更接近于一种……具有基础意识的自然现象,或者说,是某种高维规则在低维空间投射时产生的‘畸变体’。”赵生源指向模型中那些不断扭曲、变化的线条,“它们存在于空间结构的底层,如同寄生虫,以‘篡改’局部宇宙常数、‘编织’不符合底层逻辑的虚假现实为存在方式,并以此过程汲取能量,甚至……可能是在‘学习’和‘进化’。”
“自然现象?畸变体?”苏晚感到难以置信,“那它们怎么可能拥有意识?还能追踪我们?”
“它们的‘意识’并非我们理解的情感或思维,更像是一种基于规则交互的复杂反馈机制。”赵生源解释道,“至于追踪……问题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他放大模型的某个部分,那里显示着启明号与“编织者”发生规则碰撞的区域。
“我们在对抗中,动用了‘初始星火’的力量进行规则恒定。这种力量层次极高,触及宇宙底层秩序。与‘编织者’的扭曲之力碰撞时,产生了强烈的规则涟漪。”
“这种涟漪,在低维层面或许会被乱星区环境干扰,但在更高的维度,或者在某些我们尚未理解的信息层面,可能如同暗夜中的灯塔般显眼。”
“更重要的是,”赵生源的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星语者记录中提到,‘编织者’具有‘超因果感知’的潜在特性。它们可能并非单纯依靠能量或空间信号追踪,而是通过我们与它们之间已经建立的这次规则冲突的‘因果线’进行定位!”
通过因果线定位?!苏晚和星萤都倒吸一口凉气。这简直超出了她们对追踪手段的认知!如果真是这样,除非能彻底抹去这次冲突的“因果”,否则逃到哪里都有可能被找到!
“那……那我们岂不是永远无法摆脱它了?”星萤的声音带着绝望。
“并非无解,但极其困难。”赵生源的目光投向舰外狂暴的乱星流,“抹除因果,涉及时间与信息层面的至高法则,非我们目前所能企及。但,我们可以尝试……干扰、混淆,或者‘覆盖’这条因果线。”
他再次调动“初始星火”的力量,但这次并非用于攻击或防御,而是以一种极其精微的方式,开始对自身、以及对启明号的存在状态进行某种“定义”。
“既然它们可能通过规则冲突的因果锁定我们,那么,我们就主动改变自身的‘规则签名’。”
只见赵生源体表那暗沉如星空的肌肤下,银色的脉络纹路亮起微光,那团在他核心燃烧的“初始星火”分出无数细小的分支,如同最灵巧的织针,开始在他和苏晚、星萤乃至整个启明号的表层信息层面,编织一层极其复杂的、动态变化的悖论逻辑镀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