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如同冰层下的暗流,微弱却持续地涌动。
暗茧之内,能量水平维持在了一个极其脆弱却稳定的阈值。那根通过自残方式摆脱追踪信标的悖论之弦,断裂处已被新生的、略显稚嫩却异常坚韧的灰白材质所覆盖,其整体的振动变得更加内敛,却也更加驯服,仿佛经历了淬炼,真正与赵生源的意志融为一体。一丝丝精纯而矛盾的“奇点能量”,持续不断地通过那隐秘的谐振通道被汲取而来,虽细若游丝,却源源不绝。
赵生源的意识不再飘摇欲熄,而是凝聚如一粒冰冷的黑曜石,沉静地盘踞在核心,高效地分配着每一分能量。大部分用于维持悖论之弦的稳定共鸣与暗茧结构的基本需求,小部分则持续滋养着苏晚的星火与他自身。
苏晚的星火稳定燃烧着,辉光虽不炽烈,却温润持久。那生命的光晕柔和地弥漫在狭小的空间内,无声地调和着奇点能量的矛盾特性,减轻着赵生源意志的负担,并细致地修复着此前激战留下的细微损伤。两人间那被烙下印记的意志连接,那粘腻的冰冷感依旧存在,却仿佛被这持续的能量流转和一次次生死与共磨去了一些棱角,变成了一种……已知的、可忍受的背景噪音。
一种紧张的、却异常稳固的平衡,在这绝境中悄然建立。
但他们都清楚,这平衡脆弱不堪。“巡天”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陌舟残骸并非久留之地。必须尽快找到离开的方法,找到那毁灭画面中一闪而过的、“门”的坐标。
这一日,当又一丝奇点能量顺着共鸣通道流淌而入时,赵生源的意志并未像往常一样将其直接导入循环系统。
他的意识,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浸入了这股能量流的深处。
此前,他的全部精力都用于引导和吸收能量本身。此刻,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他开始尝试捕捉并解析能量流中蕴含的那些更加细微的、破碎的信息残渣——那些来自“奇点核心”内部的、无序溢出的法则碎片和时空涟漪。
这如同在咆哮的瀑布中,试图分辨出一滴特定水花的轨迹,艰难无比。
能量流汹涌而过,带来的只有杂乱无章的噪音和无法理解的碎片。
一次,失败。
两次,失败。
十次,毫无所获。
赵生源的意志没有丝毫波动,依旧冰冷地、执着地重复着尝试。失败是预期的过程,他有的耐心。
在一旁静默守护的苏晚,感知到了他的举动。她的生命辉光微微波动,没有出言劝阻,而是悄然发生了变化。那温暖的光晕不再均匀散布,而是缓缓收束,凝聚成一道极其纤细、无比凝练的感知束,轻柔地汇入赵生源那探入能量流的意识之中。
她没有试图去直接解析那些碎片——那是赵生源的领域。她的生命感知束,如同最高倍的滤光镜和稳定器,环绕着赵生源的意识探针,帮助他过滤掉能量流本身最狂暴的干扰,放大那些细微的信息涟漪,并稳住他的感知,使其能在洪流中保持绝对的聚焦。
这一次,当能量流再次涌过时,情况截然不同!
在苏晚生命感知束的辅助下,赵生源清晰地“看”到了——无数原本模糊不清的法则碎片,变得清晰可辨!它们不再是无法理解的乱码,而是一个个闪烁着微光的、残缺的符文和结构模型!时空的涟漪也显现出具体的波纹形态!
效率倍增!
赵生源的意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疯狂地记录、分类、拼凑着这些碎片。
他发现,这些碎片并非完全随机,它们似乎围绕着几个核心主题不断重复闪现:
其一是关于“奇点核心”本身那矛盾自旋结构的深层奥秘,远超他之前理解的程度。
其二是许多破碎的、似乎指向不同方向和坐标的星图碎片,但大多残缺严重,难以辨认。
其三,也是最稀少、却隐隐散发出一种异常古老强大气息的碎片,则关于某种……跨越维度的航行法则以及……一扇巨大的、扭曲虚空的门的模糊影像!
就是它!
赵生源立刻将全部算力集中于第三类碎片之上!
苏晚也感知到了他的聚焦,生命感知束变得更加凝聚,全力辅助他捕捉那些最为稀少、也最为模糊的相关碎片。
这个过程如同拼凑一幅缺失了九成的星图,需要极致的耐心、推演和……运气。
时间在高度专注中飞速流逝。
能量流一次又一次涌过,带来新的碎片。
有时一连数次都一无所获。
有时则能捕捉到一两个关键的点位或线条。
赵生源冰冷的意志中,一幅残缺的、却逐渐显现轮廓的航线图,开始慢慢凝聚。它指向一个远离当前已知所有“空”之流质区域的、极其偏僻遥远的方位。
而在这幅航线图的终点,所有关于“门”的碎片都指向同一个巨大的、不断吞噬又喷涌着星光的……漩涡状结构!
那,就是所谓的“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