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起源的技术推广中心内,数十台灵脉科技协同核心整齐排列,工程师们正忙着为核心加装 “时空适配接口”—— 自科技峰会结束后,跨时空联盟启动了 “科技协同核心全网络推广计划”,计划在三个月内,完成灵脉起源、古武、星核、暗物质等七时空关键灵脉设备的核心接入,构建 “全时空科技协同网络”。
铁辰手持扳手,将一枚刻有星核符文的接口安装在核心底部:“这个接口能兼容星核时空的星脉设备,不过需要用暗物质能量激活符文,才能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墨尘,麻烦你调试一下暗物质能量调节器,将能量输出强度控制在 0.3 毫安。”
墨尘点头,转动调节器的旋钮,暗紫色的能量流顺着导线注入接口,符文瞬间亮起淡蓝色光芒:“能量已激活,接口的适配成功率达 99%。不过古武时空的灵脉武道设备,能量传输方式是‘符文共振’,与核心的‘数据脉冲’传输方式不同,直接接入可能会出现适配冲突,需要提前研发‘传输转换插件’。”
古武时空的技术代表玄阳长老,正拿着灵脉武道智能训练舱的参数手册,与铁穹讨论适配方案:“训练舱的核心部件是‘武道符文盘’,依靠符文的振动频率传输能量,频率波动范围在 0.4-0.5 赫兹。如果核心的通用频率是 0.7 赫兹,需要在插件中加入‘频率缓冲器’,将 0.7 赫兹的通用频率,逐步降低到训练舱能接受的范围,避免符文盘因频率骤变受损。”
铁穹在全息绘图仪上绘制插件设计图:“我们可以在插件中植入机械时空的‘自适应芯片’,芯片能实时监测训练舱的符文振动频率,自动调整核心的能量输出模式,实现‘动态适配’。这样不仅能解决传输方式的差异,还能兼容不同型号的古武灵脉设备。”
林风站在推广中心的主控台前,看着各团队的适配进展,心中满是期待。灵脉科技协同核心的推广,是灵脉网络从 “技术融合” 走向 “应用落地” 的关键一步 —— 只有让所有时空的灵脉设备都接入协同体系,才能真正实现 “科技无界” 的目标。
“目前已有 80% 的灵脉起源设备完成核心接入,适配成功率达 95%,” 苏晴拿着推广进度表,向林风汇报,“但偏远区域的部分老旧设备,因硬件老化,无法直接接入核心,需要更换‘适配增强组件’。另外,新时空的橙色能量核心设备,能量传输协议与核心的通用协议不兼容,接入后出现了数据传输延迟的问题。”
林风点头:“老旧设备的适配增强组件,由铁辰带领团队负责研发;新时空的协议兼容问题,让星垣与新时空的技术团队对接,尽快制定协议转换方案。同时,通知各时空的推广团队,每天提交适配进度报告,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确保推广计划按时完成。”
接下来的半个月,推广工作在各时空有序推进。灵脉起源的老旧设备,在加装适配增强组件后,成功接入协同核心,设备的运行效率提升了 30%;新时空的橙色能量核心设备,通过星垣研发的 “协议转换模块”,数据传输延迟从 100 毫秒降至 10 毫秒,达到了协同标准。
古武时空的适配工作也取得突破 —— 铁穹研发的 “传输转换插件”,成功解决了灵脉武道设备与核心的适配问题。玄阳长老在青云山脉的灵脉武道训练基地,亲自测试接入核心的训练舱:“训练舱的符文振动频率与核心的通用频率完美同步,精神力引导精度提升 25%,修炼者的训练效率比以前高了很多!”
暗物质时空的空间折叠设备,则在墨尘的调试下,实现了与协同核心的深度适配。当设备接入核心后,空间折叠的误差从 0.1 光年降至 0.01 光年,传输效率提升了 40%。墨尘兴奋地向林风汇报:“现在,我们能通过核心的全息导航系统,实时规划空间折叠路径,再也不用担心因路径偏差导致的传输故障。”
就在推广计划即将完成三分之二时,古武时空突然传来紧急消息 —— 青云山脉的 10 台灵脉武道智能训练舱,在接入协同核心后集体失控,训练舱释放的武道能量强度骤增,导致 3 名修炼者受伤,训练基地的灵脉节点也出现了能量紊乱。
林风接到消息后,立刻带领铁穹、玄阳长老前往古武时空。抵达训练基地时,失控的训练舱已被暂时关闭,但基地内的灵脉能量仍处于紊乱状态,地面的武道符文泛着不规则的红光,仿佛随时可能爆发。
“训练舱接入核心后的前三天,运行一切正常,” 玄阳长老脸色凝重地介绍,“今天早上,我们按照计划,通过核心的远程控制功能,调整训练舱的训练参数,可参数调整后,训练舱突然失控,能量强度从正常的 500 单位飙升到 1500 单位,远超安全阈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