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起源的灵脉技术研发中心内,橙色能量与星核灵能交织成的光带在实验舱中流转,铁臂与星核时空的工程师星垣正围着实验台忙碌。实验台上,放置着一枚融合了两种能量的 “双能核心”,核心表面的符文时而闪烁橙色光芒,时而泛起星蓝色光晕,却始终无法形成稳定的能量循环 —— 这是跨时空联盟与星核时空合作的首个技术融合项目,旨在将星核灵能的 “时空传导” 特性,与现有灵脉体系的 “能量供给” 功能结合,打造更高效的跨时空灵脉传输网络。
“能量转化率还是只有 60%,而且两种能量在核心内部出现了隐性对冲。” 铁臂盯着监测屏幕上跳动的数据,眉头紧锁,“星核灵能的时空属性太强,会干扰橙色能量的稳定输出;如果强行提升橙色能量浓度,又会压制星核灵能的传导效率,陷入两难局面。”
星垣手中握着星核符文水晶,尝试用符文调节能量波动:“我们的星核灵能在本土使用时,会依托‘星核共鸣塔’的阵法稳定属性。或许可以在实验舱内搭建微型共鸣阵,用星核符文中和两种能量的排斥性?”
恰好走进研发中心的林风、紫瑶与星衍听到这番话,纷纷驻足。星衍看着实验舱内不稳定的光带,若有所思:“星核共鸣阵确实能稳定星核灵能,但需要时空本源能量作为‘调和剂’。上次唤醒灵脉核心时,跨空密钥的能量曾让两种能量完美融合,或许我们可以从时空本源能量入手,研发专门的调和装置。”
林风立刻点头:“我马上联系沈前辈,调取跨空密钥的能量数据;紫瑶,你用精神力监测双能核心的能量对冲点,记录下每次对冲的波动规律;铁臂、星垣,你们负责设计微型共鸣阵的图纸,我们分三路推进,争取三天内突破技术瓶颈。”
众人立刻行动。沈惊鸿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将跨空密钥的能量图谱传输到研发中心,图谱上,七彩的时空本源能量如同纽带,将不同属性的灵脉能量紧密串联,为技术融合提供了关键参考;紫瑶则进入实验舱,淡紫色精神力化作细密的光丝,缠绕住双能核心,实时捕捉能量对冲的每一个细节 —— 她发现,两种能量的对冲点始终集中在核心的 “能量输出端口”,每当橙色能量向外传输时,星核灵能就会本能地产生时空扭曲,阻碍能量流动。
“找到了!问题根源在能量输出的‘方向属性’上。” 紫瑶退出实验舱,调出精神力记录的波动图谱,“橙色能量是‘单向线性输出’,而星核灵能是‘多维时空传导’,两种输出模式在同一端口碰撞,必然会产生对冲。我们需要重新设计输出端口,让橙色能量走‘线性通道’负责供给,星核灵能走‘时空通道’负责传导,再用时空本源能量将两个通道绑定,形成双轨并行的结构。”
这个发现让铁臂与星垣眼前一亮。星垣立刻修改共鸣阵图纸,在微型阵法中加入 “双轨符文”,左侧符文引导橙色能量,右侧符文承载星核灵能,中间预留出时空本源能量的注入槽;铁臂则根据图纸,用机械时空的 “记忆金属” 打造输出端口,金属表面刻满了适配两种能量的灵脉纹路,确保能量流动时不会产生泄漏。
三天后,改良版的 “双能调和装置” 终于完成。装置呈圆柱形,外层是星核符文打造的共鸣环,内层是橙色能量传导管,中央的凹槽中镶嵌着一小块蕴含时空本源能量的晶体。当铁臂将装置与双能核心连接时,全场人都屏住了呼吸 —— 只见共鸣环先亮起星蓝色光芒,激活星核灵能的时空属性;接着传导管泛起橙色光晕,稳定橙色能量的输出;最后中央晶体释放出七彩微光,如同桥梁般将两个通道连接。
“能量转化率提升到 92%!对冲波动从每秒钟 3 次下降到 0.1 次!” 监测屏幕前的工程师兴奋地大喊,“稳定了!双能核心的能量循环稳定了!”
沈惊鸿也来到研发中心,看着实验舱中平稳流转的双能光带,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接下来,我们需要在跨时空通道中进行实地测试。林风,你带领团队前往新时空与星核时空的连接通道,安装双能调和装置,测试跨时空能量传输效率;星衍,你协调星核时空的守护者,在通道另一端搭建接收装置,确保测试数据能实时同步。”
次日清晨,林风、紫瑶、铁辰、苏晴与星垣登上灵脉舟,携带十台双能调和装置前往测试点。灵脉舟穿过新时空的大气层时,苏晴看着窗外不断掠过的橙色能量塔,好奇地问道:“林导师,如果双能传输技术能成功应用,以后各时空的灵脉能量是不是就能实现‘随用随传’?比如远古时空灵脉树能量过剩时,就能实时传输给能量短缺的虚空时空?”
林风笑着点头:“不仅如此,星核灵能的时空传导特性,还能缩短能量传输的时间。以前跨时空传输能量需要两个时辰,未来可能只需要十分钟,这对突发灵脉危机的应急支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