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青州万象城场地钥匙的第二天,林辰和苏婉就带着卷尺、纸笔,在 1000 平米的空间里来回丈量。苏婉蹲在地上,用粉笔在地面画出大致区域:“这里要做活动室,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跑跳玩耍;那边靠窗的位置光线好,适合做绘本馆,让孩子们能在阳光下看书。” 林辰则在一旁记录尺寸,时不时补充:“母婴室和卫生间要靠近入口,方便家长带孩子使用;教室要隔音好,避免上课互相干扰。”
为了让装修设计更专业,林辰通过朋友介绍,聘请了有 10 年儿童空间设计经验的王老师。第一次沟通时,苏婉就明确了需求:“王老师,我希望这里能像‘家一样温暖’,装修风格要卡通但不幼稚,主色调用浅粉色、浅蓝色和米白色,这些颜色柔和,不会刺激孩子的眼睛,还能营造温馨的氛围。” 她还拿出自己画的草图,上面标注着 “活动室要大一点,绘本馆要安静,手工区要方便清洁” 等细节。
王老师结合两人的需求,用了三天时间,拿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在方案展示会上,她打开设计图,逐一讲解:“整个空间按功能分为 7 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兼顾安全性和趣味性。”
“首先是接待区,” 王老师指着设计图上的入口区域,“这里设置一个卡通云朵造型的前台,前台侧面做成长长的矮柜,上面可以摆放孩子们的手工作品;休息区放两组浅蓝色的弧形沙发,搭配圆形小茶几,茶几上放绘本和益智玩具,家长等待时可以陪孩子看书;墙面不做复杂装饰,挂 10 幅亲子互动的实景照片,比如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手工、玩游戏的画面,让刚进来的家庭能感受到温馨的氛围。”
苏婉看着设计图,眼睛一亮:“云朵前台太可爱了!孩子们肯定会喜欢。”
“接下来是活动室,” 王老师继续讲解,“300 平米的空间里,地面全部铺设 2 厘米厚的环保防滑地垫,颜色用米白色,上面印着卡通动物脚印图案,引导孩子探索;左侧做一个 3 米长的彩虹滑梯,滑梯下方是蓝色海洋球池,海洋球池边缘做软包处理,防止孩子磕碰;右侧靠墙放两排绘本架,绘本架高度 1.2 米,方便 3-6 岁的孩子自主取书;中间留足够大的空地,摆放积木桌和角色扮演道具,比如小医生套装、超市购物车,让孩子能自由玩耍。”
“绘本馆的设计也很用心,” 王老师切换页面,“150 平米的空间里,藏书 5000 册,分为绘本区、科普区、童话区三个板块,每个板块用不同颜色的书架区分 —— 绘本区用浅粉色书架,科普区用浅蓝色书架,童话区用浅黄色书架;书架之间留 1.5 米宽的通道,放几个卡通造型的阅读角,比如小熊形状的沙发、蘑菇形状的小凳子,孩子可以坐在里面安静看书;天花板做星空顶设计,晚上开灯时像满天星星,营造沉浸式阅读氛围。”
手工区和科学实验室的设计则兼顾实用性和趣味性。“100 平米的手工区,墙面做可擦写的涂鸦板,孩子可以在上面自由画画;配备 10 张实木手工桌,桌子边角全部做圆角处理,避免划伤;手工材料按类别放在透明收纳盒里,整齐摆放在靠墙的柜子上,方便孩子取用;墙面设置 3 米长的展示架,专门展示孩子的手工作品,每个作品旁边贴一张小卡片,写上孩子的名字和创作理念,增强孩子的成就感。”
“科学实验室的 100 平米空间,” 王老师强调,“所有器材都是儿童专用的安全款 —— 放大镜是防摔材质,显微镜倍数适合儿童观察,简易电路套装的电流经过特殊处理,不会触电;墙面挂着 8 幅科学实验步骤图,比如‘水的蒸发’‘种子发芽’,用卡通插画的形式呈现,让孩子直观了解科学原理;实验室中间放 4 张实验桌,每张桌子配 6 把椅子,实验桌下方有收纳柜,存放实验器材和记录手册。”
4 间教室的设计则注重实用性:“每间 50 平米的教室,配备 75 寸的多媒体显示屏,屏幕高度 1.5 米,适合孩子观看;桌椅用可调节高度的实木款,3-6 岁的孩子都能使用;墙面做软包处理,防止孩子奔跑时撞到;教室后面留一个小角落,放一个书架和两张小沙发,作为课后阅读区。”
最让苏婉满意的是母婴室和卫生间的设计:“母婴室 15 平米,放两张可调节角度的哺乳椅,搭配小边桌,方便家长放置物品;靠墙做一个婴儿护理台,台面铺防水软垫,旁边放温奶器和湿巾加热器;还设置一个小型游乐区,放一个迷你海洋球池和几个毛绒玩具,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在里面玩耍,不影响家长哺乳。”
“卫生间分为成人区和儿童区,” 王老师补充,“儿童区设置 8 个专用马桶,高度 30 厘米,马桶圈做软包处理;洗手池高度 60 厘米,水龙头是感应式的,避免孩子接触细菌;地面铺防滑地砖,每个洗手池旁边放一个小凳子,方便孩子洗手;墙面贴卡通瓷砖,瓷砖缝隙做美缝处理,防止滋生细菌;还在卫生间门口放一个收纳柜,里面备有儿童洗手液、护手霜和一次性马桶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