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小组会议结束的当晚,辰星科技总部的实验室灯火通明。技术总监陈默带领 8 名核心工程师,围着从沈阳、哈尔滨运回的 10 台故障门禁设备,展开了地毯式排查。实验室的操作台上,螺丝刀、万用表、低温环境模拟舱等设备整齐排列,墙上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写着 “硬件检测项”“软件调试点”,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专注与急切 —— 他们必须在 48 小时内找出故障根源,为后续解决方案争取时间。
“先从硬件入手,重点检测摄像头、主板、核心芯片这三个关键部件。” 陈默一声令下,工程师们立刻分工行动。负责主板检测的工程师李岩,小心翼翼地拆开一台哈尔滨故障设备的外壳,用万用表测量主板各接口的电压值,眉头逐渐皱起:“奇怪,常温下电压稳定在 5V,符合标准;但放入 - 10℃的模拟舱后,电压波动幅度超过 0.5V,这明显不正常。”
另一边,负责核心芯片检测的工程师王凯,将芯片从主板上拆下,放入专业检测设备中。屏幕上很快显示出芯片的性能参数:“常温下运算速度能达到 2.5GHz,符合公司采购的工业级芯片标准;但温度降至 - 5℃时,运算速度骤降至 1.2GHz,衰减率超过 50%;到 - 15℃时,直接降至 0.8GHz,连基础的人脸识别算法都无法流畅运行。” 王凯指着数据,语气肯定地说:“问题出在核心芯片上!低温环境下性能衰减太严重,这才导致识别延迟和误判。”
陈默立刻让团队调取该批次门禁设备的采购记录,发现这批设备使用的核心芯片,均来自供应商 “鑫源电子”,是上个月采购部为降低成本更换的新供应商。“马上联系采购部,让他们提供鑫源电子的资质文件和芯片检测报告。” 陈默一边安排,一边将芯片样本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我们要确认,是芯片批次问题,还是供应商本身提供的产品不符合约定。”
与此同时,采购部的办公室也在连夜忙碌。采购总监王丽带领团队,翻出与鑫源电子签订的采购合同、供应商资质审核文件、芯片出厂检测报告。合同中明确约定:“鑫源电子需提供工业级低温芯片,确保在 - 40℃至 85℃环境下正常工作,芯片性能衰减率不超过 15%。” 但王丽对比芯片检测报告时发现,报告上标注的芯片型号,与合同约定的工业级芯片型号不一致 —— 报告上的型号属于民用级芯片,其低温工作上限仅为 - 10℃,性能衰减率最高可达 60%,完全不符合公司要求。
“难道是鑫源电子发错货了?” 王丽立刻拨通鑫源电子采购对接人张经理的电话,对方却支支吾吾:“可能是仓库发货时弄错了批次,我们马上安排补发工业级芯片……”
“不是批次问题!” 王丽打断他,“我们刚送了芯片样本到第三方检测,结果显示你们提供的根本不是工业级芯片,而是民用级芯片。你们这是明显的违约!”
在王丽的反复追问下,张经理终于承认:“最近原材料价格上涨,为了保住利润,我们就把部分工业级芯片换成了民用级,想着低温环境下可能不会立刻出问题…… 我们愿意赔偿一部分损失,希望你们不要终止合作。”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炸弹,让采购部团队震惊不已。王丽立刻将情况汇报给林辰,并附上合同、检测报告、通话录音等证据:“鑫源电子为了降低成本,故意将工业级低温芯片替换为民用级,且未提前告知,导致我们的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目前涉及的问题芯片,已用于 500 台智能门禁设备,覆盖北方 12 个城市的 30 个社区。”
林辰接到汇报时,已是凌晨三点。他看着手中的证据,脸色铁青 —— 供应商的恶意违约,不仅让公司面临客户投诉和品牌危机,更可能影响到国内市场的根基。“立刻终止与鑫源电子的所有合作!” 林辰的语气不容置疑,“收回所有未交付的芯片订单,冻结尚未支付的货款;同时让法务部准备材料,保留追究鑫源电子违约责任的权利,要求他们赔偿我们的全部损失,包括设备召回、维修、客户补偿等所有费用。”
随后,林辰再次召开专项小组会议,明确下一步解决方案:
第一,芯片召回与更换。由采购部紧急联系原供应商 “华芯科技”,采购 1000 套工业级低温芯片,确保能覆盖所有问题设备的更换需求;生产部组建 20 人的临时维修团队,分赴北方 12 个城市,在 7 天内完成 500 台门禁设备的芯片更换,优先解决沈阳、哈尔滨等问题严重的社区。
第二,芯片检测流程优化。从即日起,所有新采购的核心部件,必须经过采购部、技术部、质检部三方联合检测,确认符合标准后才能入库;对于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要随机抽取 10% 的样本送第三方机构复核,杜绝供应商弄虚作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