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青州国际会展中心,早已热闹非凡。会议厅外的签到台旁,来自全市 50 多个社区的代表陆续到场,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辰星科技工作人员提前分发的文件夹,时不时翻看里面的方案手册和 “辰星家园” 的改造照片。市住建局的几位领导也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进会场,坐在了第一排的嘉宾席上,整个会议厅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期待的气息。
按照研讨会流程,林辰作为唯一的科技企业代表,第三个上台分享。他穿着一身挺括的深灰色西装,手里没有拿厚重的演讲稿,只拎着一个平板电脑,从容地走上讲台。台下的代表们纷纷放下手中的资料,目光聚焦在他身上,好奇这位带来 “智慧社区整体解决方案” 的企业负责人,会带来怎样的分享。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林辰没有一上来就讲方案细节,而是点开平板电脑,播放了一段 3 分钟的短视频。视频里没有复杂的技术介绍,只有 “辰星家园” 居民的日常场景:张阿姨坐在沙发上,打开 “宜居生活” APP,手指轻轻点了两下,就完成了物业费缴纳,她笑着对镜头说:“以前缴物业费要跑物业办公室,现在在家就能缴,太方便了”;李叔叔提着菜篮子走到小区门口,对着门禁系统的摄像头看了一眼,“滴” 的一声,门就开了,他晃了晃空空的口袋,“以前总担心门禁卡丢了,现在刷脸就行,省心”;物业办公室里,工作人员盯着面前的大屏,屏幕上突然弹出 “3 号楼 2 单元管道漏水” 的提醒,他立刻拿起对讲机,通知维修人员上门,整个过程不到 10 分钟,维修人员就赶到了居民家,开始检修。
视频结束后,会议厅里安静了几秒,随即响起了小声的议论:“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智慧社区啊”“看着挺实用的,不是花架子”。林辰趁着这股热度,开口说道:“各位代表,智慧社区不是‘装一堆机器’,也不是‘讲一堆高大上的概念’,而是让大家的生活‘少点麻烦,多点方便’—— 让居民不用再为找车位、缴物业费奔波,让物业不用再为管理效率低、投诉多头疼。”
这番话瞬间拉近了与社区代表的距离,台下的议论声渐渐平息,大家都专注地看着林辰,等着他继续分享。接着,林辰开始演示方案,他身后的大屏幕切换到方案页面,同时,工作人员将之前准备好的 “智慧社区沙盘模型” 推到了讲台旁,还有两位团队成员分别穿上了印有 “物业” 和 “居民” 字样的马甲,准备进行现场角色扮演。
每讲一个功能模块,林辰都会结合沙盘和角色扮演,让抽象的功能变得直观易懂。讲到 “智能安防” 时,扮演居民的工作人员故意弯下腰,做出 “翻越” 沙盘里小区围墙的动作。就在他的手碰到沙盘围墙的瞬间,沙盘旁的报警器立刻 “嘀嘀嘀” 响了起来,大屏幕上同步显示出 “西围墙有人闯入,已通知保安” 的字样,还有实时的监控画面截图。林辰指着屏幕说:“这套智能安防系统能 24 小时监控小区边界,一旦发现异常,会立刻触发报警,同时通知保安到现场处理,比传统的人工巡逻更高效,也更安全。” 台下的代表们纷纷点头,有的还拿出手机,对着沙盘和大屏幕拍照。
讲到 “老人关怀” 功能时,演示更加触动人心。扮演居民的工作人员点开手机里的 “宜居生活” APP,找到 “一键呼叫” 按钮,轻轻按下。几秒钟后,扮演物业的工作人员的手机和另一部模拟子女手机的设备同时响起,屏幕上显示 “1 号楼 3 单元李大爷发起紧急呼叫”。“如果老人在家不小心摔倒,或者遇到其他紧急情况,只要按下这个‘一键呼叫’,物业会第一时间收到提醒,10 分钟内就能上门查看;同时,子女的手机也会收到通知,还能通过 APP 与老人视频,确认老人的情况。” 林辰补充道,“我们还在‘辰星家园’的老年活动中心装了智能座椅,能监测老人的心率、血压,数据会同步到子女和社区医院的系统,一旦出现异常,会及时提醒。”
台下一位来自老旧社区的代表听到这里,忍不住点头称赞:“这个老人关怀功能太实用了,我们社区老人多,要是有这套系统,家属和我们都能放心不少。”
演示到 “成本与合作模式” 环节时,一位来自城西老旧社区的代表举手提问,他手里拿着笔,眉头微微皱着:“林总,我们社区是老小区,预算有限,改造一套智慧社区系统要花多少钱?能不能分阶段做?要是效果不好,钱不就白花了?”
这个问题说出了不少老旧社区代表的心声,大家都齐刷刷地看向林辰,等着他的回答。林辰早有准备,他从平板电脑里调出一份 “社区改造成本测算表”,投影在大屏幕上:“各位代表,我们考虑到不同社区的预算情况,把方案分成了基础版、进阶版和完整版三个档次。以 1000 户的社区为例,基础版改造包含智能门禁、智能停车和智能安防,费用大约 80 万。我们支持分 3 年分期付款,每年不到 30 万,平均到每户,每月也就 25 块钱,相当于一杯奶茶的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