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下放会议结束的当天傍晚,刘娜留在办公室,将 “宜居生活” APP 过去半年在德州、聊城的运营数据铺满了整个桌面。屏幕上,用户活跃度曲线在试点初期有过短暂上升,随后便陷入平缓,新用户增长更是停滞不前。她指尖划过数据报表,眉头微微蹙起:“光靠常规的线上推广,很难打动当地用户,必须找到能扎根城市的突破口。”
深夜,她翻遍了两个城市的本地论坛、生活号,还打电话给在德州、聊城的朋友,询问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消费偏好。“德州人认本地品牌,尤其是吃的方面,像德州扒鸡,几乎家家户户都爱吃。”“聊城这边家政需求大,但好的家政公司不好找,上门费还贵。” 朋友的话像一束光,让刘娜瞬间有了思路 —— 推出 “城市专属商家合作计划”,与当地口碑好、有影响力的连锁品牌签订独家合作,用实实在在的优惠吸引用户。
第二天一早,刘娜就带着市场部的同事召开方案会。她将写满调研结果的笔记本摊开,语气充满干劲:“我们先从德州、聊城入手,锁定当地的连锁餐饮、超市、家政公司。跟他们谈独家合作,给 APP 用户专属优惠,比如餐饮折扣、超市满减、家政免上门费。这样既能让用户感受到实惠,又能借助商家的本地影响力,带动 APP 下载和活跃。”
团队成员小李有些担心:“刘姐,这些本地知名品牌会不会不愿意跟我们合作啊?他们自己的客流量就不小,可能看不上我们 APP 带来的流量。” 刘娜早有准备,她拿出一份数据报告:“我们 APP 在这两个城市已经有一定的用户基础,而且用户群体以 25-45 岁的上班族为主,正是这些商家的核心客群。我们可以给商家提供用户画像分析,帮助他们精准触达客户,还能免掉前期的合作费用,他们没理由拒绝。”
方案确定后,刘娜立刻带队前往德州。第一站,她就瞄准了当地的龙头餐饮品牌 ——“德州扒鸡” 总部。接待他们的是 “德州扒鸡” 的市场总监张总,一见面,张总就开门见山:“刘总,现在找我们合作的平台太多了,你们 APP 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价值?”
刘娜不慌不忙地拿出准备好的资料:“张总,我们做过调研,‘德州扒鸡’的线下门店客流量稳定,但线上订单占比还不到 10%。我们 APP 在德州有 30 万注册用户,其中 80% 是上班族,他们平时没时间去门店,却经常在线上点餐。我们可以为‘德州扒鸡’开设 APP 专属店铺,提供线上引流,而且我们的用户只要通过 APP 下单,就能享 8 折优惠,既能帮你们提升线上销量,又能增强用户粘性。”
她还打开 APP 后台,向张总展示用户画像:“你看,我们的用户大多是月薪 5000 以上的上班族,消费能力强,对品牌认可度高,正好符合你们的目标客户。另外,我们还会在 APP 首页给‘德州扒鸡’做 banner 推广,每月至少 4 次,这些都是免费的。” 张总看着详细的用户数据和合作方案,眼神渐渐亮了起来,思考了片刻后,笑着伸出手:“刘总,你们的方案很有诚意,我同意合作!”
搞定 “德州扒鸡” 后,刘娜马不停蹄地前往聊城,目标是当地知名的 “聊城家政” 公司。“聊城家政” 的负责人王总听说他们是来谈合作的,脸上带着犹豫:“我们公司现在订单不少,就是上门费这块,用户意见挺大,有时候因为上门费,好多订单都黄了。”
刘娜立刻接话:“王总,这正是我们能帮您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跟您签订独家合作,APP 用户预约‘聊城家政’的服务,免上门费,上门费由我们 APP 和您共同承担,我们承担 60%。这样一来,用户愿意下单,您的订单量会增加,而且通过我们 APP,您还能获得更多新客户。”
王总算了一笔账:免上门费后,订单量至少能增加 30%,就算承担 40% 的上门费,总体利润还是能提升。他当即拍板:“合作!我们明天就签合同,尽快把优惠上线。”
接下来的一个月,刘娜带领团队在两个城市马不停蹄地洽谈合作。在德州,他们除了 “德州扒鸡”,还与当地的连锁超市 “德百超市” 达成合作,APP 用户在 “德百超市” 消费满 100 元减 20 元;在聊城,除了 “聊城家政”,还与 “聊城生鲜” 连锁品牌合作,APP 用户下单满 50 元免费配送。
为了让更多用户知道这些优惠,刘娜还策划了 “城市福利周” 活动。在德州和聊城的地铁、公交站台投放广告,在本地生活号发布推文,还组织团队在商场、小区发放传单,引导用户下载 APP 领取优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